2006年7月24日星期一

有个地方叫江湖

《书屋》第7期的最后一篇文章是王国华先生的《江湖,江湖》。读了倒是觉得有些意思。因为这篇文章我让了明确什么是江湖。我一直无荣幸更无兴趣去看金庸古龙梁羽生,到最近看了《武林外传》才对江湖有了那么点概念。江湖也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只不过是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罢了。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江湖,不是众位大作家们描绘的那个虚构的武侠世界。也不是范文正公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躲避庙堂的地方,更不是远离人世的遁世之所。江湖说回来还是农耕社会的产物。江湖是什么?是一个不必执行社会的法律,游离于官僚社会之外的存在。但并不是世外桃源。因为构成江湖的人还是些世俗之人。都怀着一颗追求利益的心。他们也都有本事,只不过是古代社会的人们看不上的诸如做买卖、卖艺这些本事。说白了就是耍把式卖艺的、撂跤的、说相声的、说评书的、唱大鼓的、卖估衣的、变戏法的、拉洋片的、卖耗子药的、拍花子的等等。谁都知道北京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这些久负盛名的地方。这里既产生了相声、大鼓,也产生了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江湖中的老手,满嘴说着黑话,兜里揣着麻药,心里想着怎么骗人使绊子。小偷小摸是家常便饭,江洋大盗更是层出不穷,但拿《武林外传》中盗圣白展堂的话说,“贼就是贼,不分什么好贼还是坏贼。”也就是说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侠盗”。
江湖险恶。在江湖上,人还是有三六九等。人们想躲开的社会阶级这个东西又回来了。太令人失望了。究人寰之垠,难有桃源!因为只要有人,就会有三六九等。一大群人的桃源是不会存在的!
王国华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有江湖的时代是农耕文明时代,人们都被牢牢拴在土地上。所以不愿意拴在土地上的人就成立了江湖。想不靠种地做官就挣钱活命。那么,从《水浒》到金庸古龙,这么多好汉大侠能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这钱都是哪来的?答案很简单,还不是抢来的!
中国之所以会有江湖,还是中国人自己的属性在作怪。至于武侠小说,就用王先生的话来说吧,“我们只能把小说中描绘的武侠世界当成成人童话来读。人们把自己和小说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2006年7月23日星期日

读《狼图腾》(5)

《狼图腾》最后有一个长长的《理性探掘》,是关于狼图腾的讨论。论及中国历代的繁荣,说其中总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性格的影响。而在整本书中,也都渗透了作者“华夏农耕文明的延续是依赖游牧文明的输血”这一观点。而书的扉页上,也写着“献给:卓越的草原狼和草原人。”,通过作者的描写,我确信草原的狼和人是卓越的。但是,作者提出的让农耕文明的信徒转向信仰狼图腾,我却觉得不妥。把一个民族的特有属性强加在另一个民族身上,是不可以的。尽管作者的意思是号召农耕地区的人们学习草原人的进取精神,是作者对国民性作出深刻思考后发出的呐喊。但是,也许不思进取正是中国人的属性。要改掉这个毛病,恐怕是太难了。接着上面的话说,草原狼和草原人是卓越的。但是农耕地区的人和狼是不卓越的。农耕文明地区的人只看到了狼的凶残。因为这里的狼没有草原狼那非凡的智慧。所以,山林中的狼给人们的感觉并不足以让人学习什么。所以才有作者所说的儒家“畏狼如虎”。作者把两种狼搞混了。拿元朝举例,元朝是绝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但他们主宰中原后,就迅速被同化,过了98年,就又被赶了回去。因为信仰草原狼图腾的蒙古人,想在不信仰狼图腾的中原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难之又难。何况蒙古人作为图腾的狼,在汉人看来是多么的凶残。汉人是根本不可能将之作为自己的图腾来供奉的。中国人实际上并不缺少进取。而是因为中国人知道知足者常乐这么一个道理。中国人活不下去,会异常努力的打拼,使自己吃饱穿暖就知足了。在中国人看来,不断进取换个说法就是贪得无厌。

2006年7月16日星期日

《围城》和《论语》

首先,引一段《论语》: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这是《论语·先进》的头一章,我查了我家的三本《论语》。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说明了“先进”、“后进”两个概念古今以来说法不一,且都不是很有道理。他采用了刘宝楠的说法又有所取舍,“先进于礼乐”,指的是“先学习后做官”,“后进于礼乐”,指“先做官后学习”。因为孔子喜欢“学而优则仕”的人。所以他说:“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则说:

“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程子曰:“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过于文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用之,谓用礼乐。孔子既述时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盖欲损过以就中也。”

这个说法也是说这体现了孔子的用人观。不重“质”而重“文”的用人观到现在恐怕还是这样。而《十三经注疏》中何晏集解、邢昺疏的《论语注疏》和朱熹的说法差不多,只不过多了:后进于礼乐俱得时之中,谓之君子;先进于礼乐颇有古风,谓之野人这么一个说法。能行古风的人,说是乡野之人,和现在是多么相似啊。还算有全套传统民俗的地方也只有乡村了,城市已经被圣诞树和塑料炮竹湮没了。
这一句说的似乎是为官,但也能咂嚒出婚姻爱情的滋味。这么一来,“先进”就是指在婚前有很好的感情基础,恋爱了 n 年 n 月才结婚,而“后进”则指婚后才慢慢培养感情。差不多是指父母包办的旧式婚姻。这句话就可解释成:婚前就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是乡野之人所为;婚后才慢慢培养感情,属于包办婚姻的,是君子之人所为。这么个说法符合封建礼教,但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因为从孔子原话来看,“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也是支持自由恋爱的。
以上属于人们常说的“恶搞”。是绝对的曲解古书。我姑且把自己的这么一个荒唐的解释也算做一种说法。而使我从这一句论语中咂嚒出婚姻爱情,是因为这两天看了中央少儿台播的电视剧《围城》。不过我只赶上了最后四集。就是从方鸿渐来到三闾大学到最后钟响六下的结尾。最后两集是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爱情很仓促,婚姻就更仓促。而他们婚后很快就发现其实互相之间并不适合。当然,这之中方鸿渐一直在变。
看《围城》小说则是初一时候的事了。那时我只是重点领会知识分子的恶俗趣味和中国人的虚伪,以及人世的荒凉。而对于方鸿渐、赵辛楣争风吃醋,苏文纨、唐晓芙玩弄男人于鼓掌,只看做过场戏,没去深究。说实在的也没法深究。
陈道明饰演的方鸿渐还是不错的。但总觉得还是有一股奶油小生的味道。

2006年7月13日星期四

读《狼图腾》(4)

陈阵养狼,是绝对违反当地民族政策的。因为这样做亵渎了草原的神灵——狼。狼是草原人的图腾,是神灵,怎么可以被人豢养!毕利格老人当然气得脸红脖子粗。但是最终毕利格老人在陈阵的劝说下终于答应了。这样的结果不好说容易还是不容易得到。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不独是农区的那些穿羊皮筒子的“假蒙古”,连牧区的有些年轻人的狼图腾意识也已经淡薄了。试想,如果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老学究如康有为一类,怎么可能被钱玄同、曹聚仁之类说动而允许他们去禁止人们拜孔子?恐怕把钱玄同说死,也是做不到的。那么,毕利格老人怎么能被陈阵说动呢?
《狼图腾》的叙事背景是文革时期。那时,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和晚清、民国来比已相去甚远。清朝灭亡,n 个引领思潮的人物如鲁迅、胡适、孙中山、毛泽东等思考着中国的国民性。国民劣根性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但造成劣根性的原因,大家们思考了半天有了些成果却也没能作出多少实事拯救中国国民。在文革疯狂的个人崇拜破碎之后,中国又回到了清末民初那种鲁迅所谓的“麻木”状态。
所以,近代中国的革命“们”,革掉了旧制度,革掉了旧国民。旧制度形式已被彻底斩草除根,旧制度的实际从没被撼动过。而旧国民就像水冻成了冰,在冰箱里是冰,是新国民,放在阳光下就又变成了水,变成了旧国民。
中国的一切革命,都没有得到完满的成功!
所有的历史课本,都写着清朝盲目自称“天朝上国”,说这是“夜郎自大”。但找遍全世界,哪有这么大的夜郎啊!自诩为天朝上国,虽然不完全是好事,但说明中国人不容易被洗脑,自己最根本的足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标识不会丢。而那时的中国,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都遭到了惨败,蒙古跟着满人汉人一起倒霉。那是因为其他人种在殖民科技、殖民意识上领先于中国,而中国的科技就算是有也都是供自己使用的而不是去奴役别人的。
毕利格老人不是康有为,但是作为传统意识的坚守者,他们的思想就应该是坚决维护传统思想。康有为做不到接受“打倒孔家店”,但是毕利格老人就应该不能接受陈阵养狼崽。而结果是老人接受了。说明那时连纯粹的老“真蒙古”都像汉人一样在图腾这么带有最根本原则性的问题上都作出了妥协(哪怕是一丁丁点儿),“革命的成果”还是够丰硕的咧!

2006年7月11日星期二

暑假干点啥?

上午看书,下午看《武林外传》,晚上接着看书或玩电脑。或者从晚上八点睡到早上八点,调一下看世界杯造成的时差。
真是太迂了!
学校很会拉拢人心。放假一放就是毛两个月,中间连返校也没有,也没加课,直接等着九月一号开学。我估计进文班是没问题了,就等着老师下旨了。俩文班都是有好有坏,符合咱老百姓的追求,大锅饭呗。
老爸问到哪玩去,我说哪也不去。去哪人都多,去西藏弄不好能死那,天津没什么好地方,去游泳我是绝对得沉底儿,尽管我排水量大,也禁不住超载啊。 m 个老同学和 n 个现在的同学都请我去唱歌,我哪个也没应,一是犯财迷,二也是因为我这破嗓子实在拿不出嘴。
暑假到底干点什么?世界杯也完了,时差也倒回去了,开始遵照北京时间和天津市南开区的本地时间作息了。其实放了假,好像什么都变得没必要有规律了。原来有世界杯时,按照柏林或慕尼黑时间吃喝拉撒睡,现在,除了一天吃两顿饭保持了下来,其它全被革命了。一天吃两顿饭,也不一定能把肥减下去。因为一天还得喝两三瓶冰水。不对!得好好说话——喝凉白开!因为我喝凉水也长肉。
暑假作业倒是发了,但是也没人愿意写,写了也没人判。干脆不写。但是我妈非叫我写。唉!不写不行啊。继续按我的习惯写吧。先写第25页,再从第1页开始写。没有25页的,就不写了。
今天晚饭,老妈买了辣鸡脖子,老爸拿出一罐雪花(啤酒),我和老爸四六开,喝完了都跟没喝一样。突然想起侯宝林的相声说醉鬼,俩醉鬼喝得愣想顺着手电光柱往上爬,煞是可笑。但更可笑的,在中国,揪出两个醉鬼来本不应有什么区别,都是躺在地上鼾声震天,但为什么一个被说成是狂放不羁,另一个被说成是酒后无德?因为一个是阮籍,一个是李逵。
唐冠群说我喜欢逮一个骂一个,那最后就再骂一个吧。“好记星”学习机的广告开头,文清说:“让中国孩子学好英语,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请问中国孩子为什么非得学英语?!先把汉语学好吧!
是在闲着没事干,继续闲着吧!瞎侃了半天,还是不知道这个暑假该干啥。
有想看世界杯球队完全排名的,请自己点:
http://www.gmw.cn/01gmrb/2006-07/11/content_447700.htm

2006年7月8日星期六

读《狼图腾》(3)

《狼图腾》中的每一章开头都会引一段史料。倒是不一定和本章文字有太大联系。但是多次说到匈奴人、突厥人与狼交而生下狼人,倒是可以使读者知道草原人狼性的来源。
但是,有个问题就很有趣了。秦国人始终在和匈奴人打仗,为什么还被中原人斥为戎狄呢?
引用钱穆先生的观点,那时的中原人区分戎狄蛮夷的尺度是生活方式或者文化底蕴。但是又有些不公平。秦国是铁定的戎狄,而楚国也是铁定的蛮夷,吴越就更别提了,那为什么中原各国尊楚、吴、越为盟主,而秦国连参加盟会的资格都没有呢?
查阅《史记》,《史记·秦本纪》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秦国人是颛顼后裔。那颛顼呢?《史记·五帝本纪》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这说明秦国人的祖先是黄帝。是地地道道的黄帝子孙。
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適者,以和西戎。
有了封地和宗庙,秦国从此就算是有了。秦国是给王室看马养马的。还担负着守卫西垂的任务。后来他们就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於戎。有子五人,其长者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於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以弱肉强食为立国之本的东方诸国只认为秦国是周天子的看门狗。所以朝会不带她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天天和马打交道,和匈奴人打交道,秦国也深深染上了游牧民族生活的色彩。
中原的礼乐文化利于立国和治国,但不利于卫国。面对秦这样的虎狼之国,当然不会引狼入室。而楚国的祖先虽然表明他们是异类民族,但受了北面的礼乐文化的影响,生活习惯也就趋同于北方,所以中原国家的盟会也就带他们玩。
住在纬度低地区的人为什么总会学习纬度高地区的人的生活习惯?换句话说,南边人为什么总要学习北边人?
总之,中原等国和秦国识别敌人用的是文化生活标准而非民族标准。不同生活习惯和文化的碰撞归根结底是人民内部矛盾,生活习惯和文化不一样,东方诸国和秦国会产生 n 年的马拉松战争;生活习惯和文化一样,祖先不同的中原国家和吴越等国也能成为 x 年的盟友。秦国由于自己本来是农耕文明祖先的子孙而具备了农耕文化,而长期与匈奴人的交往又使得秦国沾上了游牧习气。使得秦国的斗争对象比任何国家都要多。但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兼而有之的秦国也正是依靠这个优势打败了东方诸国和匈奴,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成就了一番大业。
所以,《狼图腾》作者姜戎先生有一个观点的也是说游牧文化给农耕文化输血,才保持了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一个东方国家要以农耕文明来立国和治国,以游牧文明来强国和卫国。秦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经典范例。虽然她只存在了15年。那时因为秦国后来以游牧文化的重杀戮来治国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比较特殊的。这个时期正是特殊在它的四分五裂。到了汉朝,国家统一,一个统一的汉朝与匈奴为敌采取的就是民族标准了。是敌我矛盾了。这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也是不无关系的。秦国用的是法家的思想,这种治国理念为秦国带来了全国的统一,也带来了亡国灭族之祸。缔造一个成功的国家,应该利用整个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精髓才能实现。不能的只使用一种思想和一种文明。
从地域上看,黄帝的家乡也属于现在意义上的“化外番邦”,为什么没人说黄帝是游牧民族人呢?中原各国,绝大多数都是周王室的后代,都是姬姓。但《史记·周本纪》中,只是说了周的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原(帝喾元妃)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下后稷,所以还是可以认定后稷是帝喾的后代的。而《史记·五帝本纪》中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所以,周的最本源始祖是黄帝。而查阅《史记·匈奴列传》,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说明匈奴人的始祖是夏禹。而夏禹是颛顼的六世孙,可知匈奴的最本源始祖也是黄帝。而楚人的始祖,《史记·楚世家》有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也是周室之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越人先祖也是夏禹。
所以,从最本源的意义上说,中原各国包括秦国和北方的匈奴、南方的楚、吴、越等“蛮夷”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分歧。因为他们的始祖都是黄帝。

2006年7月7日星期五

莫谈国事

搜狐在博客大战中是输给了新浪。很多名人都把博客开在了新浪上。我的博客的链接中有不少的名人博客。都是学者类型的名人。但是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在自己的博客中或多或少都传达过“莫谈国事”的意思。但实际上是从没少说政治。没有办法,做些正常的学术讨论,会招致对方骂娘;写小说,又有碍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自己写写学术文章,除了跟贴几乎为0之外,就是被各个论文网站转载,或者高价买卖。所以很多学者们无论说什么也离不开政治抑或社会。
不知道在网上写东西的限制范围到底是什么。反正在“三吧”(网吧、酒吧、百度贴吧)之一的百度贴吧上,除了写“紧紧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这么有限的几句话,只要写的东西里有“胡锦涛”、“温家宝”、“吴官正”之类的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发了帖子就会被告知:“请不要发布不适当的内容”,什么是不适当的内容!?
丁小平先生在新浪网上的一篇博客文字由于把现在的社会比作动物世界而被“新狼网”删除。我在北方网开博客的早期发了些异常危险的言论。不过没被北方网删除。而且至今还没碰上警察或者流氓要找我算帐。尽管遇上警察和遇上流氓没什么不同。
其实,说是现在有多么大的言论不自由,比以前还是强多了。因为法盲越来越多,包括执法者。而法盲只是不知道如何量刑,更多的是不知道去执法。对于犯罪的漠视,比法盲更可怕。蒋介石无比羡慕共产党的纪律严明和高效率,以及分明的奖惩。共产党同志之间确实有春天般的温暖。批评和自我批评也都是真诚的。所以蒋介石已经不是恨铁不成钢了,因为当时的国民党连海绵都不如。蒋介石的改革也因为部下太腐败而无法进行。但是,现在的中央领导们也在烦恼着蒋介石的烦恼,却快乐不上蒋介石的快乐。
我们这次期末考试作弊成风,但到现在也没说要处罚谁。因为监考老师虽然抓住了作弊的,却没记名字!

2006年7月2日星期日

什么是犬儒主义?

昨天是党的生日。孔庆东先生的博客发了一篇《祝党生日那啥》,堪称经典。可以算是犬儒主义了。几乎同时,陶东风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了《玄幻文学:时代的犬儒主义》,批评了《诛仙》、《小兵传奇》、《坏蛋是怎么炼成的》这些所谓“玄幻文学”以致《神话》、《英雄》、《无极》这些电影都有“装神弄鬼的成分”。失去了中国文学的原始价值世界。都是时代的犬儒主义。进而批到庄子是中国玄幻文学的始祖。庄子怎么样没人管,《诛》、《小》、《坏》这三部小说的作者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批成“只知道装神弄鬼”,就像韩寒大军狂轰白烨一样也在网上批陶东风。但现在陶东风的这篇文章先已被光明网转载。这场争斗的结果我们就不管了。但是这些算不上文学的文学也配称得上“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是好是坏?它的含义是不是太丰富了?它的本意是什么?
六月底,我把闷闲书屋的标语改成了“做一个犬儒主义者”,后来一想不妥,因为这有点像骂自己,就加个定语,改成了“做一个原始意义上的犬儒主义者”。因为我觉得古希腊产生的这个学派并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后来所谓的“继承者”们几乎把“犬儒主义”变成了贬义词。我所说的“做一个原始意义上的犬儒主义者”。就是说摒弃掉现在的犬儒主义的含义中的玩世不恭等被后人加上的非本义的含义。
根据《辞海》上的定义:犬儒学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主张,用知识抑制自己的欲望,抑制得住就是善,抑制不住就是恶。认为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不自然的,可有可无的。主张生活简陋,淡泊名利,独善其身。并把这作为人生的目标。但后来发展成了讥讽社会、玩世不恭、故意与主流对抗的代名词。还有人提出犬儒主义者有既看不起权贵,又看不起底层的自相矛盾的心理。但我觉得这并不矛盾,这就是我所谓“伪犬儒主义者”的可耻思想。犬儒主义的本意并没有什么对抗社会之处,怎么就演化出来了这些对抗社会的含义?
在百度知道搜索“犬儒主义”一词,找着了“犬儒主义的来历和主张是什么?这么一个问题。答案够全的,其中有,“犬儒一词的演变证明,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其间只有一步之差”这样一句,我觉得这些所谓的“犬儒主义者”已经被社会所污染,不是真正的犬儒主义者。
真正意义上的犬儒主义者都是满腹经纶的人,淡泊名利、独善其身也都是中国人称赞的读书人的归宿。但是为什么犬儒主义会形成这样的与本义完全相反的含义呢?连独善其身的犬儒主义者们都无法逃脱社会的污染,社会的力量可见一斑。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犬儒学派”这个词条则指出犬儒学派植根于自然主义,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对立,认为“种”、“属”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个别事务才是真实的,把这样的哲学原则贯彻到社会伦理中,把自然和社会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一切人间文明的享受都是多余的,有害的。提出“德行本身就是幸福”,主张摒弃人间一切享受,于是把自然和习俗、法律对立起来,尊重自然而贬抑习俗和法律。这个学派产生这样的思想,意义表现在反抗腐朽的雅典奴隶制。所以才表现出对文化和政治的漠不关心。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抛弃文明,回归原始,终归是历史的倒退。纵然社会有着诸多的弊病,但相比与从前仍然是进步的,不能简单的推翻而回归原始。
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犬儒主义”和“犬儒学派”在本质上没有联系。“犬儒主义”不是由“犬儒学派”的理论发展而来的。“犬儒主义”这个词是社会针对“犬儒学派”和扭曲了“犬儒学派”原始理论和哲学原则的古罗马“乞丐哲学家”及其弟子们的生活意义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又派生出更多的意义。“犬儒学派”对一切都不关心、贬抑法律和习俗,而“犬儒主义”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与社会主体的价值观相悖,在程度和意义上都是不同的。所以,本文开头的孔庆东的《祝党》一文,是与社会主体价值观相悖,是犬儒主义;装神弄鬼的玄幻文学,也与社会主体价值观相悖,也是犬儒主义。至于庄子,他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固定的社会制度,因为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所以把庄子称为犬儒主义者,要打些折扣了。

不知不觉,天亮了
我要去睡觉了
但我还趴在窗前回忆
天是怎么亮的?

傍晚,太阳灭了
日光变成了灯光
光源变了,可亮度一样
有人借了这光在工作

深夜,路灯灭了
灯光变成了月光
光源变了,可亮度一样
借了灯光的人回家了
没借灯光的人开始跳舞、搓麻

早晨,月亮灭了
月光变成了日光
光源变了,可亮度却不一样了
借了、没借灯光的人
上到车上、钻进车里上班去了

有人的房子变空了
没人的大楼变满了

……

一切都随着光在变

没变的
只有离光最近的
那路灯下的垃圾桶
和桶边的死猫

2006.7.2

我看世界杯(3)

首先祝贺世界杯变成欧洲杯!
首先祝贺法国队战胜巴西队闯入四强!
首先祝贺葡萄牙队战胜英格兰队打进半决赛!
首先祝贺盖尔森基兴的英国足球流氓开始活动了!
坏了,有点不对,怎么能连续用四个“首先”呢!
我用词不当了,因为我有点激动。熬到五点,终于把比赛看完了。有点困了。但更大的原因是法国对巴西的比赛太精彩了,亮点非常多!因为——
两个队的秃子太多了。
礼拜五我陪郭丰泉去书市,他请了我一瓶可乐,打开瓶盖,盖儿里头写着巴西,我还指望中点什么呢,今天早晨巴西被淘汰了,这盖也没用了。
法国对巴西的比赛可以用精彩来形容,但英格兰对葡萄牙只能用精彩来比喻。两场比赛的四个队都重视防守,但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曾经称霸世界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人打败了,但英格兰足球队却被葡萄牙人送回了家。看来只要是牙就不好啃。《狼图腾》里也写道,狼最为凌厉的武器就是牙,把狼的牙敲掉了,就等于把狼废了。英格兰没敲掉葡萄牙,被人家给咬了。
世界杯的四强已经产生,是:德国、意大利、法国、葡萄牙。都是侵略过中国的国家。德、意、法和其他 n 国组成了八国联军,在中国做了不少孽。中国人大多已经忘记。而葡萄牙早在明朝就把澳门占上了,到1999年才还。
不过现在勉强可以让中国人感到解气的是几百万球迷大军正在侵略德国。
不过现在勉强可以让中国人感到泄气的是分到中国十三亿人手里的世界杯球票只有区区两千张。要是搞共产主义,每个人连个沫都分不到。
所以,在为世界杯狂热的同时,中国人是不是该想起点什么来了?是不是觉出点什么来了?是不是该去干点什么了?

2006年7月1日星期六

读《狼图腾》(2)

正如毕里格老人所说,狼群果然来报复了。人把狼的活命粮都偷光了,又有这么多人去掏狼崽,饿狼和母狼达成了统一战线,共同向人来报复。
它们的目标是毕里格老人的儿子巴图带领的马队。
这马队是去送给当地民兵的骑兵的,是牧场人的“心肝肉尖”。都是一等一的好马。但有一点,这些马都是骟过的,大大影响了它们的单匹战斗力。
天公不作美,刮起了白毛风,还下了雪。马队走得很吃力,就在这时,碰上了恭候多时的狼群。
结果不言而喻,马队惨败,大部分阵亡。剩些跑得快的马,被狼群穷追不舍。狼爬上马的侧肋,马用腿蹬狼,狼掉了下去,非死即残;但马的皮肉也被马自己的动作扯开了,肠子、胃包、肝、心脏、肺滑落到身体之外,拖在地上。马群慌不择路,巴图也没有办法指引马群走对方向,最后马都掉进了它们平时喝水的泡子里。又下了雪。泡子变成了泥冰场,马陷在里面动弹不得,任狼宰割……
尔后,腾格里下雪掩盖了这一切。
小说中这段描写很精彩,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狼性和人性有相同之处,相同也就会导致对立。狼性和人性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贪婪。但二者的贪婪又有所不同。人把狼逼急了,狼要向人报复,于是这么多的马成了牺牲品。狼在报复的时候才会贪婪,要把自己的目标斩尽杀绝。但在自己吃饱喝足之时,不会去侵犯人。可以说狼是因侵犯而贪婪;但人不同,人的心中有了贪念,就会产生强烈的侵犯欲,不论此时人是否吃饱喝足,人都去侵犯狼和其他动物。可以说人是因贪婪而侵犯。
人和狼相比,更像魔鬼。

读《狼图腾》(1)

我不知怎么的,把暑期要重点读的小说定为《狼图腾》。
我本身就喜欢狼这种动物,因为它可以名正言顺的去伤害人和其他动物,而且从不会被人驯化而变成温顺的宠物。这一点连老虎狮子都做不到。一直听说《狼图腾》是一部研究狼性的小说,而且艺术水准很高,就买了看看。
下午我花了俩小时读了前四章,感觉很不错。陈阵遇到狼群时的惊悚,大草原上的生存法则,狼与人的斗智,都使人印象深刻。而且小说中说,十三世纪时蒙古人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他们的战术是通过打猎和观摩狼捕羊形成的。草原上最聪明的动物——狼是天才战术家,毕里格老人带着陈阵观看狼群捕猎羊群就使陈阵和任何一位读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而从陈阵身边的众多蒙古人身上,我确实看到了汉人不如蒙古人的地方。汉人和蒙古人比起来,掌握的知识要多,但是不识字的毕里格老人知道最朴素的生存法则,和最朴素的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做事从不做绝。这简直可以让一贯自称谦虚谨慎的汉人出点汗。第四章的末尾,被狼群圈进雪湖里的黄羊被老人带领的全小组的人起上来一部分之后,留下了冻羊作为狼的存粮,但几个汉人羊倌贪得无厌,将所有的羊都起干净了,腾格里(天)发怒了。老人意识到,狼要来找麻烦了。从这里说,汉人的知识说出大天去,也合乎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常言道”,照射出汉族人受小农意识的危害有多深。
作者借陈阵之口声称农耕民族(相对于游牧民族)的劣根性发源于农耕民族是羊,而游牧民族是狼。在狼和羊的对决中,狼当然是胜利者。但这个规律只在草原上适用。元朝就是游牧民族蒙古族主宰中原,而保持对汉人的歧视和压迫,把羊逼急了,羊推翻了狼的统治。所以元朝只存在了98年就灰飞烟灭,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大多数地方不是草原。羊在自己主宰的土地上,不会失败。而清朝的成功,也在于这一点。清朝也是狼创造的,但这只狼却有了些许羊性,给羊应有的地位,而羊的本性就是随遇而安,所以,汉人被满人统治了近300年。
长城以北的狼从来都窥伺着长城以南的羊。但是狼并不能根据自己的本性把羊赶尽杀绝,而总要以其羊之道还治其羊之身,不得不说狼统治得并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