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9日星期二

没有日期的一页

会考结束啦,整天就剩下语文和外语了,但是依然没劲。不过收拾书包方便了许多。礼拜六考试那天我的书包里堆满了理科的书,而考完试准备下礼拜要用的书时,只要把会考用的书刨出去就行了。会考用的书下礼拜上课用不上,下礼拜开始上的所有课将来出去混时更用不上,在外面混的成果进棺材时根本用不上。一切东西在将来都用不上。需要用新的,这就是创新精神。
不过,会考弄完了,终究要对上司们论功行赏。(当然,他们不一定和我考试有什么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天地宇宙山川之王老三给予重奖。为什么给他颁奖?老三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运用音训,在广东方言中把他对我的称呼“老大”读成“打达”,并通过多种方言语音进行分析比较,成功地考证出了我是“打达”人(也就是说我是鞑靼人)。当然,这个考证成果跟他没什么关系,因为他最看不起学术,也不打算对这些没用的东西有什么了解。他的考证是否来自他本人我也不知道。不过鉴于他对汉语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我还是要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把奖颁给他。
当然,我无所谓是谁,别人说我是谁就是谁,别人说我是什么人我就是什么人。我的价值是什么?按照马克思和我们英语老师的共同观点,就是我在被别人使用时别人所要付给我的报酬。即我的商品价格。所以我即使被人买来赁去也无所谓。我的价格当然有规律,但是这规律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它掌握在别人手中。
什么原因呢?这说白了就是一工作能力问题。我的学历是“资深外行”,是个棒槌,什么也不会干,也没有自尊与自信,成天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为了更好的描述我以及我价值的特点,我把博客标语由“资深外行”换成了“吕布的义子”。这样大伙就能一眼看穿我的本质了。欢迎大家来我这儿练眼力。通过事物的假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人的特殊才能,并且假象背后的本质才是真的。这是人区别于动植物的衡量标准。这是马克思和英语老师告诉我的认识论。
那么我自己总该对我自己有一个估价吧,就像高考完了估分一样,都是在决定自己的卖价。但是这种活动具体到我身上,对我却是有好处的。因为我没什么大的利用价值,不会遭到被拍卖的噩运。但是我会遭到被批发的噩运,这终究是难逃的。
我的价值是什么?混猪?吕布的义子?资深外行?鞑靼人?这些都不对。因为我没有属于自己的价值。我虽然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这是个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问题,是个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我自己无法解答。于是我向别人求助,别人也都在我还没打算求时给我指出了明路:老三和老五给了我一个相同的网址,打开一看,是套测试题,用来测心理年龄。我做过两次,一次结果是35岁,一次结果是65岁。而我的实际年龄呢?只有不到18岁,是个标准的80后。
穷人说得好: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不好,心老也不好。我为什么心老呢?因为我做了这个世界上最惨绝人寰、惨无人道、惨不忍睹的事情: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没用的。因为这种思考太情绪化,没有办法使思辨理性得逞。可是惯有的神秘力量驱使我想下去。我心老的原因是什么?在我这样把问题简单化后,后来我想明白了。我虽然是一个80后,但却不去张扬自我、不去追求个性,而我作为一个65岁的心理老人,却又不甘于当我们长辈的代言人或称爪牙。于是哥们儿们以“老大”这个贬义词来称呼我,以我妈为代表的我妈用“老气横秋”这个踹义词来评价我,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我的老师们用我的名字这个褒义词来辱骂我。说句不好听的,我是在夹缝中生存着。稍不留意,别人就会拿我当屁放掉。
我是个被边缘化的人,我在各方都不讨好。我处在左派和右派的交叉火力之下。因此我没有归属感?这是我心老的原因吗?也许是吧。我过早地失去了童真。当然,请饶恕我对自己上纲上线。
问题是,为什么我每次测的心理年龄都不一样?它就是准的吗?于是,上面的文字全是废话,因为太容易被推翻。
当然,这玩意是块三角铁,推翻这面,那面就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