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8日星期日

“80后”的引申

去年小说的选本,我只买了两部。一部是人民文学版的《2005中篇小说》,另一部是北大版的《北大年选:2005小说卷》。但是不得不让我提出疑问的是,同为一年的小说选本,篇目怎么差别这么大?中篇小说相同的只有王瑞芸的《姑父》和张静的《采阴采阳》,短篇的我上网查了一下,没有一篇一样的。这是怎么回事?
“80后”这个词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是用来区别作家年龄的一把尺子。但是仅仅是写作者分为“80前”和“80后”是太笼统了。“80前”就代表批判现实主义,“80后”就代表小资浪漫主义,纯粹是胡扯。但是我们似乎不要只关心写作者了,难道读者和研究者就没有个“80”前后之分吗?
正是这研究者的“80”前后之分,造成了以上的两个选本有这么大的差异。“北大年选”的编者语中说,这本年选的评选范围是“《收获》《当代》《十月》《花城》《大家》《钟山》《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山花》《萌芽》”十个刊物发表的小说。由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的几个人进行了逐篇的研读和评点,而《2005中篇小说》的评选范围则是全国的所有报刊,邀请全国著名的评论家、编辑家选定拟目,再由出版社编辑部统一会总编辑。尽管这很难做到,但编选范围和调查范围确实比北大年选都要大。从篇目出处上看,《清明》、《当代》增刊、《北京文学》等杂志并不在北大年选的评选范围之内。但范围问题并不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原因还是在于两者的思想观念。
在这里,“80”这个分界线恐怕要指两书的编者的大学毕业年龄了。北大年选的编者们都是80年以后上大学的,大部分还在读研究生。而人民文学版选本的编者们都是资深的编辑和评论家。80后研究者要求小说要有“文气”,在可读性方面有着重要求,也同时要求作品的创造性;但80前研究者就更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了。他们在文学观点上的交锋恐怕就是学术上的事情了,不会闹成韩寒和白烨那样没劲的口水战。
“80”这个分界线现在也不仅限于文学上的使用了,既可以运用在人口群体概念上,也可以用在设备更新换代上。没准很快就可以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
怎么到处都有“80”这道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