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母亲节看的戏们

母亲节啊,俺被按在这儿祝天下的母亲们快乐!美好的节日,弄点什么庆祝呢?看戏吧,办个堂会。不但戏码得硬,还得配合母亲节的氛围,还得配合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还得配合和谐社会建设,这样的戏是哪出?当然是著名的传统戏《色狼探母》。这出戏讲述了双文青年杨四郎在社会中迷失成行尸走肉,最终在回家探母时被母亲感化,浪子回头的故事。
这两天看了不少电影:斯大林钦定版《攻克柏林》,后斯大林时代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卓别林的《淘金记》和《大独裁者》,希特勒下令不准放映的《西线无战事》,还有希区柯克《后窗》的前45分钟。总之都是些好玩意。
当然,根据我的病态审美,自然推崇卓别林的片子。但是《西线无战事》也得说点什么。没法,我说话时总觉得气短。为什么?这原因我以前说过,我和很多人都看惯了现在的人抄袭经典作品制成的怪胎,再看经典时就没有那一份特殊的感觉了。所有情节几乎都看过,有什么劲呢?但是有时就算情节看过,放在那个年代,看着陌生的黑白影像,那种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找着点的。
《西线无战事》的小说我没看过,看了电影,我估计小说我是不会去看了。确实,电影里战争的场面不新鲜。一点都不新鲜。让主人公的朋友们一个个死去这种叙述模式也已经很老套了。当然,在30年代这些东西都还是创新呢,而现在人们对战争都习惯了,对死亡都习惯了,甚至于对恐惧都习惯了,一切都看得淡了。
整部片子中,最具讽刺性的就是保罗的老师对学生们狂热地鼓吹战争,学生们把书撕碎撒满一地这段场景。一间教室,德国的教室,黑板上写着希腊文,估计是古典哲学或者古典文学的板书,一个老师站在讲桌后面大放厥词。在他嘴里,战争简直是美妙的,为国捐躯简直是光荣,但是又根本不接触死亡的实质性问题。不时出现的大特写突出了老师的狂热,学生也沉浸在狂热中不能自拔。
这一段总共长不过10分钟,但是可供曲解的地方很多。我就纳了闷了,这德国人按说是最理性的,为什么对战争这种玩意如此着迷?康德的精神到哪去了?怎么不追求自由了?更好玩的是,那面黑板上写的都是希腊文,这好像和一个人的习惯很相符啊!熊伟老先生在《存在与时间》的小序中说,当初他在德国听过海德格尔讲课,老海头讲课时满口拉丁语,板书写的就全是希腊文。并且,谁也不敢保证老海头在希特勒时期没放过狂热的战争屁。所以,甭说德国的一般黔首们了,连一辈子怀疑“存在”、追求真理之所以真理的海德哏儿先生都投进了战争的熔炉。战争,国家的战争,祖国的战争,真的这么厉害?所以,理性终究没用,遇到重大事情时人们的脑中充斥的是感性甚至情绪。而对于一个民族的特点的概括,事实上最不可靠。因为民族的构成者是人,人……
恐怕,真正能过的节日只剩母亲节了吧。